🍸心情抒發🍸 #兒童困難置針 (打點滴)🥶
昨天收了一個新生兒媽媽 #妊娠糖尿病 合併發燒,寶寶需要收住院打抗生素,是個壯寶寶3.7公斤,結果是虛胖點滴超難打😣
血管很細又脆弱、皮膚很滑、皮下組織很鬆,入針都不回血,退硬針後血管就破掉💥經過一翻煎熬和折騰花了快2小時後才成功😭
--
在兒科,不管是醫師還是護理師,一定常常為打針所苦,為了打上一個IV,出動大批人力,常常耗費很多時間⏳超級挫折💦
有時候衰衰,遇到怪獸家長施加壓力,說請找能一針上的人,或是一針沒上就辱罵醫護人員,或是衝進治療室要打人的都有...💔
--
針對此事,#兒科醫學會 於2015年就發表過聲明
📌平均每位幼兒要挨『1.7~4.2針』才能成功打上軟針
📌為一位兒童放置軟針,平均需要2.5位護理人力
🌟所以對 #無法合作幼童 進行抽血或靜脈注射時, #建議家長可以考慮不在現場,以 #減輕對幼童反應的焦慮情緒,並讓醫護人員不至於因為壓力過大而影響抽血與注射的成功率💥
--
北榮兒科住院醫師的訓練中,打針也是很重要的技能,分享一下我自己不堪的過去。其實我在住院醫師第三個月就被學長罵過😥
某天忙碌的值班,10幾位新病人,又沒有實習醫師值班幫忙,問診、開藥、抽血,居然還遇到有名難打點滴的老病人住院🥶
當時我經驗不足所以on針失敗,call out學長,結果學長更忙碌,正在加護病房急救,我和護理師們只好自己想辦法,還好最後資深護理師有打上👍
結果忙完一陣後,半夜12點學長前來關心我的狀況,聽到是護理師on成功,把我念了一頓說「打針是兒科醫師的基本,來了三個月還不會,請我好好檢討一下😭」
當晚就覺得自己很廢超沒用,隔天遇到暖心的學姊安慰我一番後,居然不小心在眾人面前哭了😂
不過也因此下定決心精進打針,請教很多資深學長姐和護理師有什麼心法和技巧,最後我也慢慢成為大家打針的救援💪
--
我知道因為小孩生病,家長情緒也很緊繃,不小心說出激動的話 (每個人修養不同😅),但其實這會造成醫病關係更緊張,壓力更大,反而失敗率更高👻
我自己的小孩有熱痙攣過到急診,想說怕給其他護理師和醫師壓力,我也是自己幫他們打針抽血。其實大家互相體諒配合的話,常常事情會比較順利🤣
--
總之因為小孩 #血管較細,#發燒或脫水血管更塌、或是合併其他疾病會更難打針,加上兒童 #無法配合 亂動一番,所以難度真的很高😬
最後,希望大家能給所有一線打針的醫師或護理師更多 #耐心和鼓勵喔💖